-
【任丘市招商】任丘跻身全国制造业百强县市 展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下,任丘市以招商引资为重要抓手,成功入选“全国制造业百强县(市)”榜单,位列第39位,成为沧州市唯一入围的县级市。这一成就标志着任丘市在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和营商环境优化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抢抓战略机遇,构建制造业发展新格局 任丘市紧邻雄安新区,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区位优势,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和资源外溢,推动制造业集群化发展。通过制定专项政策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制造业集聚,重点培育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的生态体系。同时,任丘市严格落实区域协同发展要求,以“五城同创”和“六个一体化”为路径,强化与周边城市的产业分工合作,实现互补共赢。 二、强化创新驱动,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任丘市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制造业的支撑作用,累计建成省级以上创新平台8个,包括院士工作站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企业技术攻关提供高端载体。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9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500家,总量位居河北省县级单位前列。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任丘市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例如在石油装备领域推广工业互联网技术,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 三、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任丘市将营商环境建设作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工程,通过简化行政审批流程、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等措施,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此外,任丘市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针对制造业企业需求提供精准服务,例如设立专项信贷支持计划,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这些举措有效增强了市场信心,吸引了一批优质制造业项目落地。 四、深化区域协作,打造开放型经济高地 任丘市积极参与京津冀产业协同分工,与北京、天津等地建立跨区域合作园区,推动技术共享和产能对接。例如,依托雄安新区建设机遇,任丘市重点布局高端装备制造和节能环保产业,为新区提供配套服务。同时,任丘市通过举办产业对接会和招商推介活动,扩大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合作,进一步拓展制造业市场空间。 此次入选全国制造业百强县(市),既是对任丘市产业发展成果的肯定,也为未来明确了更高目标。任丘市将继续以创新为引领、以开放为动力,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5-07-25
-
任丘开发区招商引资助力综合实力河北领先
在区域发展进程中,任丘市经济开发区通过招商引资策略,成功推动综合发展水平在全省脱颖而出,获省级表彰和资金激励,彰显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框架中的关键作用。这一成就是深化产业升级和优化营商环境的直接体现,为沧州市乃至河北省经济高质量增长注入新动力,展示出创新驱动的示范区风范。 一、抓住重大发展机遇。任丘市经济开发区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布局,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作为核心引擎加速资源整合。该开发区坚持高位谋划,通过承接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转移,营造高效投资生态。这种主动对接,不仅强化了区域协作能力,还为整体发展奠定基础,推动形成多层次产业集群,支撑沧州市在河北经济增长中的领先地位。 二、构建创新转化平台。以河北——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为核心抓手,任丘市经济开发区全面提升软硬件设施,优化创新服务体系。通过政策引导和制度创新,该区吸引科技型企业集聚,聚焦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等优势领域,成功打造产学研融合高地。这为全省开发区提供了经验示范,促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为产业价值,助力河北建设创新强省。 三、拓展产业布局规模。任丘市经济开发区已形成企业集群生态系统,涵盖多元化实体经济主体。通过招商引资持续发力,该区企业数量和结构不断优化,突出高新技术导向。例如,重点产业领域覆盖新材料和节能环保等环节,为沧州市工业增加值提供稳定贡献。这种布局不仅提升本地就业能力,还增强产业链韧性,巩固在河北区域发展中的竞争优势。 四、实现领先发展成果。在综合评估中,任丘市经济开发区各项经济指标表现优异,位居前列位置。税收收入和主营业务收入等核心数据突出,体现其发展韧性和增长潜力。在全省多个开发区中,该区税收排名位居高位,成为沧州市税收贡献的第一方阵。这些成果源于创新管理和开放型经济策略,显示其在河北综合发展水平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五、强化政策激励机制。省级决策导向明确,为任丘市经济开发区提供坚实支撑,通过专项资金和荣誉激励推动绩效提升。该区响应全省“3689”经济社会发展部署,深化改革开放,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这不仅激发干事创业热情,还加速吸引外资和外贸出口增长,为河北经济强省建设贡献实质力量。未来,任丘市经济开发区将继续探索新模式,深化产业升级,确保在全省高质量发展中保持先锋地位。
2025-07-25
-
【任丘市招商】沧州任丘市跻身全国制造业百强县 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沧州任丘市通过强化招商引资、优化产业结构,成功入选"全国制造业百强县(市)"第39位。这一成就源于当地积极对接雄安新区建设机遇,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培育了包括95家高新技术企业在内的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实现质效双升。 一、战略定位与政策支撑形成发展合力 沧州任丘市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纳入"五城同创"战略框架,制定《任丘市制造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明确石油化工、电力装备、新型建材三大主导产业升级路径。通过建立重点项目领导包联机制,实施"六个一体化"工作体系,确保土地、资金等要素向制造业倾斜。当地政府数据显示,固定资产投资中制造业占比连续三年超60%,政策引导效应显著。 二、科技创新体系构建核心竞争力 依托8个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沧州任丘市形成"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中国石油华北石化公司等龙头企业联合科研机构攻克催化裂化等技术难题,相关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奖励。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突破1500家,R&D经费投入强度达2.3%,高于全国县域平均水平。通过建设任丘经济开发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当地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年增长25%以上。 三、产业集群培育凸显规模效应 重点打造的石化产业集群年产值超500亿元,拥有百万吨级炼化一体化装置。以华为(任丘)物联网产业园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项目陆续落地,带动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两年内增长170%。统计显示,沧州任丘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32家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梯队格局。 四、营商环境优化释放市场活力 推行"一网通办"改革后,沧州任丘市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4个工作小时,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减少40%。建立营商环境义务监督员制度,开展"政企面对面"活动解决企业诉求。在《中国县域营商环境报告》评价中,沧州任丘市政务服务指标位列河北省前三,市场主体总量较上年增长18.7%。 五、区域协同发展拓展增长空间 作为雄安新区"南大门",沧州任丘市承接京津转移项目47个,与中关村科技园共建产业孵化基地。京九铁路、大广高速构成的交通网络,支撑起京津冀供应链配套基地建设。在"双循环"格局下,当地外贸企业通过线上展会开拓"一带一路"市场,机电产品出口额逆势增长12%。 沧州任丘市通过系统推进产业升级、创新赋能、服务提质,走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此次上榜既是对既有成绩的肯定,更为后续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07-14
有想补充的信息?点我投稿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